市场行情



托市收购“量价”提振国内麦价 国际麦价低位有所回升

摘要:国内主产区小麦托市收购数量同比增加明显使得流通市场粮源供给遭受明显挤压,质优粮源采购难度较大,持粮主体惜售心理较强,主产区质优新麦价格呈现上涨态势。预计后期在需求好转及流通粮源少共同提振下,麦价将延续偏强走势,但上行阻力逐步加大。

一、产区托市收购“量价”提振 国内麦价呈现上涨态势

国内主产区小麦托市收购数量同比增加明显使得流通市场粮源供给遭受明显挤压,托市收购“量价”提振效应显现,持粮主体惜售心理增强,进一步降低市场粮源流通量,国内麦价整体呈现上涨态势。截至8月31日,主产区各类粮食企业累计收购小麦数量6638万吨,同比增加652万吨;8月1日-31日主产区累计收购小麦数量1827万吨,平均五日收购量为304万吨,最高五日收购量为577万吨;而2013年、2014年、2015年同期平均五日收购量分别为117万吨、129万吨、183万吨。截至9月5日,国内主产区托市小麦收购数量达2600多万吨,较去年同期增加700多万吨。山东、河北地区质优新麦市场行情领涨国内,局部区域“卖方”市场氛围较为浓厚。据市场监测,截至9月中旬,江苏徐州沛县地区普通新麦收购价2400元/吨;安徽宿州萧县地区新麦收购价2300-2320元/吨;山东济宁梁山地区新麦收购价2420-2440元/吨;河南商丘虞城地区新麦收购价2380-2420元/吨;河北石家庄藁城地区新麦收购价2440-2480元/吨。

二、面企粮源采购力度加大 控成本、抓质量尤显关键

步入国内面粉市场“金九”月份,面粉加工企业双节备货提振新麦采购积极性,粮源上货量不大促使面粉加工企业上调新麦市场收购价格。由于粮源加工成本明显增加,面粉加工企业加工利润下降。今年国家加大食品质量监督检查力度,这使得面粉加工企业产品质量管控压力明显加大,尤其是在行业不景气而原粮采购成本因品质差异价差巨大的情况下;为降低粮源加工成本,面粉加工企业加大质优新麦与质差新麦搭配使用。国内宏观经济环境艰难对本身处于产能严重过剩且面临消费结构升级的面粉加工行业冲击明显,原材料质量参差不齐且采购成本较高,下游产品质量要求高且需求疲软,面粉加工企业同时面临融资难、融资成本高等困境,这使得面粉加工企业的生存压力较往年明显增加,控成本、抓质量对面粉加工企业尤显关键。据市场监测,截至9月中旬,河南濮阳地区面粉加工企业30粉出厂价3140-3160元/吨,麸皮出厂价1120元/吨;河北石家庄藁城地区30粉出厂价3220-3240元/吨,麸皮出厂价1160-1180元/吨;山东临沂地区30粉出厂价3120元/吨,麸皮出厂价1160元/吨;安徽萧县地区30粉出厂价3040-3100元/吨,麸皮出厂价1200-1240元/吨;江苏连云港地区30粉出厂价3120元/吨,麸皮出厂价1160元/吨。据统计,截至2016年9月上旬,国内特一级小麦粉与三等白小麦均价价差为1120-1125元/吨;面麦均价价差周比扩大30-40元/吨。

三、价高制约国家临储麦阶段性供给 “量价”对流通市场新麦形成支撑

9月6日国家临储小麦拍卖市场投放粮源数量为250.1533万吨,实际成交数量0.6255万吨,平均成交率0.25%,成交均价2491元/吨;其中江苏地区成交0.4872万吨,河南地区成交0.1383万吨。相比之下,8月30日国家临储小麦拍卖市场投放粮源数量为249.8557万吨,实际成交数量0.21万吨,平均成交率0.08%,成交均价2498元/吨。9月7日国家临时存储2013年产美2号软红冬麦计划销售3.2867万吨,实际成交1.0034万吨,周比增加0.5834万吨,平均成交率30.53%,成交均价2537元/吨。截至9月中旬,国家临储小麦剩余库存数量为3807-3907万吨,同比高1919-2019万吨;其中江苏地区剩余库存量781万吨,同比高482万吨;安徽地区910万吨,同比高389万吨;河南地区1829万吨,同比高901万吨;湖北地区200万吨,同比高57万吨。用粮主体因国家临储小麦价高制约其采购,但从另一方面这也将加大新麦的消化力度。受国内小麦现货市场行情走强提振,强麦期货价格反弹。截至9月9日,郑州商品交易所强麦1701合约期价报收于2621元/吨,较9月2日的2594元/吨,上涨27元/吨,涨幅1.04%;期间最低价2594元/吨,最高价2632元/吨。相比之下,强麦1705合约期价报收于2642元/吨,周比上涨29元/吨,涨幅1.11%。

四、出口需求有所改观 国际麦价低位有所反弹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由于澳大利亚、北美、印度和俄罗斯小麦产量预测数大幅上调,全球小麦产量预报数增至7.41亿吨。荷兰合作银行称,欧盟部分地区以及中国小麦收获时天气多雨,加上美国硬红冬小麦蛋白含量略低于平均水平,意味着2016/17年度高蛋白小麦供应可能不足。俄罗斯农业市场研究院将2016年俄罗斯小麦产量前景上修200万吨,至7200万吨。因多雨天气提振单产潜力,澳大利亚小麦产量预测数据可能大幅上调,创下历史最高纪录,路透社旗下的Lanworth公司预计今年澳大利亚小麦产量为2430-2930万吨,中间值为2720万吨;McMeekin预计未来12个月澳大利亚的小麦出口量可能达到2000万吨,高于美国农业部预测的1850万吨,也高于国际谷物理事会预测的1800万吨。欧盟委员会预计2016/17年度欧盟对第三国家的软小麦出口量将降至四年来的最低水平,约为2500万吨,相比之下,上月预测为2900万吨,上年为3240万吨。加拿大农业暨农业食品部(AAFC)将本年度头号小麦产区萨斯喀彻温省小麦平均农场销售价格预估值下调10加元,为205-235加元/吨,这意味着小麦价格可能低于上年的水平;将今年普通小麦(不包括杜伦麦)预估上调近140万吨,为2368万吨。印度小麦贸易商和行业代表预计未来几个月印度将会大幅提高小麦进口量,这将给处于十年最低水平的国际麦价带来提振。截至9月9日,美国芝加哥商品期货交易所美软红冬小麦12月合约期价报收于402.5美分/蒲式耳,较9月2日的399.25美分/蒲式耳,上涨3.25美分/蒲式耳,涨幅0.81%;期间最高价406.75美分/蒲式耳,最低价394.75美分/蒲式耳。截至9月8日,12月交货的美国2号软红冬小麦FOB价171.2美元/吨,到国内口岸完税后总成本约为1639元/吨,比去年同期下跌234元/吨。据中国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8月份进口谷物及谷物粉数量为156万吨,1-8月份谷物及谷物粉进口总量为1588万吨;去年同期累计为2295万吨,同比减少30.8%。

五、新陈小麦价格成接轨态势 市场主体政策关注度高涨

国家粮油信息中心9月供需月报显示,2016/17年度国内小麦消费总量为11101万吨,较上年度增加124万吨,增幅1.1%;其中食用消费为8880万吨,较上年度减少120万吨,减幅1.3%;饲料消费为1000万吨,较上年度增加350万吨,增幅54%;工业消费为750万吨,较上年度减少106万吨,减幅12.4%。2016年全国小麦产量12858万吨,较上年较少161万吨,减幅1.23%;预计2016/17年度全国小麦供求结余量为2057万吨,较上年度减少314万吨。随着后期面粉加工企业需求不断施压加之流通粮源不断消化,市场主体阶段性供需博弈将加剧,国内麦价将延续偏强走势,质优新麦市场价格回升空间更多的是与政策性小麦采购成本接轨。随着主产区新麦托市收购渐入尾声,市场主体对后期政策调整较为关注,一方面在今年国家临储玉米收购政策取消的背景下,2017年国内主产区小麦最低收购价存在下调的可能性,尤其是下调幅度对未来麦价底部运行空间影响较大;另一方面,在国家政策性粮源库存趋增的情况下,后期国家及各地区出台的去库存措施对麦价未来顶部运行空间影响较大。